近期,前央视记者、知名大V王志安连发多条微博“炮轰”中药注射液,称其“用金钱开道,用回扣营销,实际没有任何疗效,反而将患者置身于巨大的安全风险中”,这也使得相关讨论愈发激烈。
什么是中药注射液?
为什么大家都在批评它?
中药注射液既不是传统中药,也不是现代西药;它既没有经历传统的检验,也没有经历科学的检验;西医批评它,甚至连中医也在批评它。
按照《中国药典》的解释,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用制剂。
事实上,专家建议大家不要使用中药注射液,不是因为无效,而是因为太危险。
众所周知,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较多,且通过静脉注射,药品物质直接进入血液系统,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这也是多起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起因。
中药注射液部分不良反应事件回顾
年,喜炎平、红花注射液因注射后出现寒战、发热等严重不良反应,被CFDA强制要求召回。
年,生脉注射液因为在注射后用药后出现寒战、发热症状。被CFDA强制要求召回。
年,舒血宁注射液因药物不良反应被召回。
年10月,「刺五加、茵栀黄事件」先后造成各地多个死亡案例,包括一名刚出生9天的新生儿。
年,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导致北京、武汉两地6人死亡。这也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中药注射液导致医疗损伤。
……
这些不良反应的故事都并非孤立,而是重重叠加,频发发生。国家药监局也有动作,自年起,共有47种中药注射剂被限。
47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被要求修改说明书或临床使用限制(图片来源:赛柏蓝)
这份名单里,许多明星药赫然在列——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丹参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香丹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和黄芪注射液。
医院“不受欢迎”
中药注射液存在安全风险。正是因此,近年,越医院公开表示,“不使用中药注射剂”,医院药品采购之中。
而这并不意味着中药注射液已退出市场,在中国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医院、乡村医生之中,医院,中药注射液的临床使用仍然大行其道。
这一漏洞在药品招标中同样体现,医药代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药注射剂往往属于独家品种,在药品招标中享有单独定价权,利润空间很大。
竞争较弱却有高回报,促使药企争相开辟重要注射液的生产线,从中分得一杯羹。
而在中国医药体制之中,由于药价较高,围绕着中药注射液的是各方的利益均沾,药企、医生、医院为中药注射液的推广、使用开绿灯。
而作为普通患者,在就诊时遇到中药注射液,也应当了解其风险,主动说“不”。
中药注射液未来怎样发展?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中医的传统里有的是丸散膏丹,却并没有千人一方注射液剂型。
现在市面上的中药注射液其实是仿照西药注射液生产的药品,但却因顶着中医中药的名义,而不要求按照西药注射液标准,进行严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监管不严格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临床疗效不确切、质量不可控、不良反应高发。
另外,又因为监管部门不要求中药注射液像西药注射液一样标定通用名称,导致中药注射液有大量的夸大和暗示疗效而误导患者的药名存在。而这,在西药中是严格被管控的。
其实,它们的疗效和安全性离患者的美好愿望相去甚远,但因为不是每一个患者都具备辨别的能力,大家又很容易望文生义,甚至包括一些临床医生,所以才会普遍滥用这类药品。
值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ujiaa.com/cwjjge/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