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爱着点什么———二爷的怡情雅趣
文/高一平
我的二爷高保辉,离休教师,共产党员,祖籍高阳县城西北路台村。屈指算来,二爷离开我们已十三个年头了,每每想起,他那朴实憨厚的笑容,总是那么清晰可见,总是那么生动、鲜活,二爷留给我的印象之所以如此深刻,除了他为人厚道,实在,性格豪爽外,应该就是他的兴趣爱好了。在老家周边的几个村子,一些年岁较高的长辈们,大都知道北路台村有个高保辉,一提起二爷,人们首先要联想到他画的鱼、写的字,这应该是二爷的一大兴趣爱好。说起来,二爷的画或字,都是无门、无派、无师,只是爱好而已,二爷画画,范围颇广,什么人物肖像,什么飞禽走兽,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花花草草,都爱画,这其中,最爱画的便是鱼。听父亲讲,二爷经常从集市买回活鱼,放养在水缸里,闲暇之余,坐在水缸旁,嘴里叼一杆旱烟袋,一边吧嗒吧嗒抽着烟,一边仔细观察鱼的各种动态,认真研摹鱼的结构,甚至还要数清鱼鳞的片数,做好记录,年深日久,积累了不少画鱼的技巧,笔下之鱼,画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我的爷爷、二爷、三爷、四爷,共同拥有一个四合院,二爷住西屋,他的西屋既是居室又是书房,每当走进二爷的居室,扑面而来的总是一股浓浓的墨香味,二爷的炕上,橱柜上,不是写好的毛笔字,就是画好的画,炕的中央放一张吃饭桌,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记得有一次,我站在旁边看二爷画画,站累了,就想跪在桌子一旁的炕上,无意中跪在了写好字的纸上,二爷脸上的笑容,瞬间被恼怒所代替,朝我大声吼了起来:“你这闺女,怎么跪在纸上了,那上面有字,有字,字,你知道吗?字是让大家看的,要好好放着,要尊重文字,不能损坏它。”,这是二爷平生对我发的唯一一次火,我当时不理解二爷的心情,顿觉满腹委屈,二爷一向对我疼爱有加,为什么突然间,就变得如此的凶巴巴了呢?现在才明白,二爷对文字是多么的崇敬和尊重啊!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一向生活节俭的二爷,唯独在写字,画画上,舍得花钱,而且,视字、画如生命,然而,画好的画,写好的字,却全部用来送人,送家人,送亲戚,送朋友,送老师,送邻里,那时候,我们的左邻右舍,哪家屋里的墙上,不贴着几张二爷的字、画呀!至于二爷对写字的热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二爷生于一九一九年七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至年于本村担任青救会主任,白天向村民做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晚上写抗日标语,写好,晾干,卷成卷,用布包好,掖进屋顶房梁的缝隙里,再寻找时机,组织村里的年轻人们贴标语。这其间,二爷对毛笔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年至年,解放前夕,二爷开始在我村任小学教师,这样一来,练习写字的机会也就来了,学校的板报,便成了二爷的写、画阵地之一,年前后,二爷开始到高阳师范进修,与此同时,二爷的毛笔字也有了大大的提高。年以后,二爷先后辗转任教于,高阳城厢完小、高阳县城南关小学、高阳县城东街小学,文革时期,便回到了北路台小学任教,那时候,二爷所到之处,村里、学校的墙上,都留下了他的笔迹。在农业学大寨,农村发展养猪事业的时代,记得二爷在我家前邻的房后山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憨态可掬的猪,那胖胖的猪,生动逼真,人见人爱,二爷幽默的开玩笑说,谁家想吃肉,尽管自己来剌,逗得过往的行人哈哈大笑。七十年代末,在唐山工作的大伯,资助我家盖起了六间新房,二爷为我们能住上新房而由衷的高兴,兴奋之余,在我家新房的房檐处、屋门外的墙山上,画上了花卉、瓜果、葡萄架,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引得左邻右舍都前来围观。在众人的赞美声中,二爷笑得合不拢嘴。在那个盛行自己写春联的年代,记得每年一进腊月,二爷便开始为写春联做筹备工作,这个时候,二爷周末的主要工作,便是写春联,春联写好了,照样还是送人,当时真的是不理解二爷,忙忙碌碌,乐此不疲,究竟图个啥呀?!不知是受二爷的耳濡目染,还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二爷唯一的儿子,曾就职于保定人大的我的东亮叔,他写的字,画的画,更是胜过二爷一筹,东亮叔是双手写毛笔字,双手画画,一想起这些,我总觉得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们高家门里,我的爷爷辈分的,叔叔、伯伯辈分的,基本上都是文化学历较高,有才艺,有专长的文化人,也算得上书香门第了。记得小时候,二爷还有个早起的习惯,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照样如此,天不亮就起床,干啥呢?拾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身背粪筐,筐头里放一把铁锹,奔走于通往各个村落、各个田间地头的路上,拾来的粪,先是堆放在自家菜园的角落,等攒多了,便无偿送给生产队,在那个缺吃少烧,缺衣少食的困难年代,大家对二爷的做法,很是不理解,甚至是背地里议论二爷,说你给了谁家,不得领你个人情啊?!偏偏给了生产队,有啥用啊?!反正是说长道短,议论纷纷。我依稀记得,二爷好像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情趣爱好,那个时候,农村人的生活窘迫,卫生条件差,大多数人身上长虱子,女孩子们,头上也长,二爷常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女同学们拿头发上的虱子,还自己买来篦子,给同学们往下梳几子(虱子的卵),俨然一位慈善的母亲。听人说,当时的老师们也是对二爷的做法不理解,甚至有些鄙视二爷的这种行为。然而,二爷要说严厉起来,还没人不怕他,无论跟领导还是老师,乃至学生,只讲道理不认人,用父亲的话说,不怕得罪人。父亲小时候跟着二爷上学,犯了错误那是狠狠地批评,丝毫不留情面啊!以及后来,我的哥哥,还有四爷的儿子,我的东旗叔,都跟着二爷上过学,都领教过他的严厉。二爷生性好喝酒,特别是度数偏高的,比如二锅头之类的酒,或者换句话说,二爷天生好客,爱热闹。这个嗜好也是尽人皆知的,提到爱喝酒,人们便会联想到二爷的热心肠,加之身体强壮,身材魁梧,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当褒则褒,当贬则贬,毫不留情,一视同仁。每当二爷家来了客人,二爷必定要招呼上我们各家的代表参加,还要求各家家长,顺便再带上我们这些贪吃的小孩子们,所以,小时候长长盼望着,二爷家经常多来些客人,自己也便可以多解解馋,每到这个时候,二爷家,炕上围满一桌人,炕下面还要坐满一个长条板凳,实在没地方坐的,就在屋里,屋外遛哒着吃,酒宴上所要谈论的内容不外乎这几项,谁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要提出口头表扬,谁家的经济条件有了改善,盖起了新房,娶上了媳妇儿,大家为此祝贺,谁家的儿子不孝顺,又有谁家的孩子做出了榜样,起到了表率作用,谁家的兄弟之间有矛盾,谁家的夫妻之间不和睦等等,都要在这个酒桌上,由二爷逐个调解。大家对二爷还真是心服口服。二爷还经常带上酒去走亲访友,无论亲戚关系有多疏远,还是曾经有过什么隔核,在二爷的走动下,关系都会变得日渐亲密起来,即使关系普通,甚至有些过节的朋友,二爷照样能将关系缓和,发展成为好朋友,这些凭借的就是二爷的康慨、真诚、豁达。说到二爷的好热闹,又让我回想起小时候,一到晚上,就爱跑去听二爷讲故事,讲有趣的事,他讲的故事,大多是他的亲身经历,所以人们也爱听,小到我们这些小孩子,大到中老年人,有我们高家胡同的,有本村的这街那街、边边角角的,有邻村路台营的,总之,听众繁多,再加上,二爷家早些年买了台收音机,后来东亮叔又给二爷买回台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这就越发增加了二爷家的诱惑力,我当时就觉得,晚上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听二爷讲故事,特别是冬天或夏天的晚上,因为,那时的冬天异常寒冷,不敢出去玩,在家又不像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随意玩,冬天,吃过晚饭,挤到老太太(爷爷的母亲)烧的热炕上,听二爷讲故事,众人不时的被二爷的故事逗得捧腹大笑,二爷是讲得神彩飞扬,回想起那个时候,真的快乐无忧,回味无穷。到了夏天呢,酷热难耐,既没有风扇,更不用说空调,只有枯燥的摇着蒲扇慢慢睡去,可这个时候,如果大门外,迎着风口,铺好稿荐,在上面一躺,望着天空,听二爷讲故事,顿觉全身舒爽。总之,无论是难捱的冬季之夜,还是燥热的夏日之晚,在二爷那情趣盎然的故事声中,岁月仿佛变得游哉悠哉!然而,生老病死,没有谁人能抵抗得了。最令人揪心,最让人不忍回首的,那便是黑色的年,那年二月二十九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我亲爱的二爷,走完了他的九十个春秋,离开了他挚爱的,充满奇妙情趣的世界,安祥而平静的离开了我们,二爷的去逝,不用说我们家上上下下的亲人们,就是三乡五里的乡邻们,二爷的学生,二爷的同事、朋友,学校领导,无不前来吊唁,挥泪道别。十多年过去了,二爷那慈祥和蔼的笑容,将伴着他那些道不完,扯不尽的幽默故事,随着他那令人永生难忘的怡情雅趣,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作者简介
高一平,原高阳染厂下岗职工,自由职业,一个热爱文学,喜欢读书,但又写不出好文章的人。
年1月份主题:
一,不能开花,那就生叶吧。
释:作陪衬也不错,第二名也无所谓。
二,心闲如静水,无事亦匆匆。
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忙忙碌碌,真正静下来的又有几人呢?
三,难处。
释: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亦舒
“高阳文学GYWX”编委会
主办:高阳县作家协会
顾问:邓一鸣宋进良韩增荣李立杨大群刘永红王继颖张建英王吉学
主编:史克己
副主编:贺东杰卷耳苏海川郭士提寇文桥宫保红
编委:洋葱云翠雅张浩郭杏花韩金涛张佳鹤
编辑部主任:张佳鹤
编辑、平台管理:朵霞洋葱云翠雅
往期精品:静夜飘雪丨谁是网传女司机?
安静依然丨童年!那些渐渐远去的记忆……
卉青丨关于名字的解释
雪儿丨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段淑兰丨人要过得充实,总是要爱点什么
齐海莲丨我的车子是飞鸽牌的
王继颖
《感恩最小的露珠》出版发行
一叶知秋丨我的母校
雪儿丨我的捷安特与小刀——我的车
朵霞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ujiaa.com/cwjjge/7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