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靠科研,科研发展靠学科。东林已经步入科研型大学的快车道,在这条道路上特别闪亮的就是我们学科建设,让我们走进各个学科,了解他们的风采,学科闪闪亮,东林才辉煌!
植物学
一、学科介绍
植物学学科创办于年,年在国内率先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并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年被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当时我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年经过专家评审再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年顺利通过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年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
植物学科经过周以良、聂绍荃、祖元刚、付玉杰为代表的四代植物学人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科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相结合”,“国家投入、学校扶持、社会和企业资助相结合”为特色的现代植物学科教学、研究体系。
本学科十二五期间承担科研项目项,其中国家级55项,到账科研总经费.6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篇,影响因子4.0以上的论文10篇,平均单篇影响因子达到2.3,所有论文共被SCI期刊引用余次;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技术发明奖各1项,另外还获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7项;共培养博士后14名,博士研究生45人,硕士研究生名。本学科目前共有固定研究人员14人,包括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第三届中国女青年人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
二、博士生导师介绍:
祖元刚教授博士生导师
祖元刚教授,男,年生。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年晋升为教授,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省生态学会理事长,黑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长,《植物研究》主编,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科学科带头人,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植物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黑龙江省植物药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
付玉杰教授博士生导师
付玉杰教授,女,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林业生物制剂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植物研究》杂志主编、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以及黑龙江省省情研究会科技委委员,并受聘黑龙江省“龙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哈尔滨“百年风采女性”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
毛子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子军,教授,女,年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系,年在东北林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留校任教,年晋升为讲师,年晋升为副教授,年在莫斯科国立林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年晋升为教授,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黑龙江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研究》副主编。长期从事优良林木种质资源筛选、树种光合能力和固碳能力、天然次生林立体开发与合理经营、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林农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技术模式、植物精油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8部,在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王文杰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文杰,教授,男,年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生物学一级学科建设负责人、植物学科负责人。年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学士学位,年获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年分别于东北林业大学和日本北海道大学获理学双博士学位。年晋升副教授,年晋升为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东北林业大学学术名师,中国生态学会理事、植物保护协会科技委秘书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日本北海道大学北方生物圈野外科学研究中心特任助教授,EurasianJForestResearch编委。主要从事东北地区森林碳汇功能、形成机理及其调控机制相关生态学研究工作,共撰写、参编专著7部、获奖9项、发明专利11项,共发论文多篇,最高影响因子8.04(GlobChangeBiol),文章总被引多次。主持参与课题33项(19项主持),总经费达万(主持万),其中连续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主要针对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生态学,城市森林生态学,防护林生态学,森林碳汇功能与全球变化生态学以及恢复生态学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东北地区“三北”防护林碳汇功能及其持久性研究。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
2)森林植物对城市环境响应种间差异及机制。中央高校创新团队项目。
3)城市森林碳汇功能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4)城市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中科院重点研究项目。
5)树种差异对东北地区土壤碳截获质、量影响及其形成机制。国家自然基金。
6)退耕还林对我国东北地区土壤碳截获影响及其持久性研究。国家自然基金。
7)真菌菌丝在土壤碳截获中的功能研究。国家项目专题。
—8292;
邮件:wjwang
.